当释放3小时时,掰开的药片释放量是完整药片释放的
18.4倍,4小时6.3倍,5小时4.2倍,6小时3.5倍。
(缓释制剂很多类,此评测仅举例用,不代表所有)
6 H& R( A& H) O! R; o拉出整颗是没吸收么?
0 g# X' N0 d1 ^某些缓释/控释的药物结构采用的包膜、辅料为不溶性材料,在药物释放吸收后并不会被破坏。非药物成分的外壳或骨架以形似完整的药粒排出,属于正常现象。常见如奥施康定。
5 y4 J- @3 J, b7 i吗啡与奥施康定
/ F; V) G/ p' w4 A1 R% V/ O
0 g7 x; s# O7 ?% Z
奥施康定可以掰开当即释片么?
% ?$ R3 B2 b }, M' f- j; m9 i不建议!
. L* p9 F) o3 i6 M1 d, x! h
1.药物释放状态不确定
奥施康定独有的AcroContin结构,是通过压制双载药骨架(速释层+缓释层基质中均含有药物)来实现。其药物被分散在骨架材料组成的疏水网中,活性成分通过骨架材料及疏水孔缓慢溶解来控制药物释放。同时两种高效聚合物结合的双层骨架多次成型工艺,类似于骨架+微囊/丸+膜包的分散渗透溶解型技术,与简单的膜型压制(掰开会破坏外膜,药物内芯直接暴露,很快释放)及常规的缓释骨架有很大差别。
7 j. X4 r7 N3 E6 ^2 x简单的掰开甚至碾碎,骨架被破坏。但缓释包衣是否完全被破开,吸收过程是否一次分解释放,不确定。(按某些药物研发部门的意见:压碎可能破坏药物的微球结构,出现不可知的生物利用度和毒副反应)
2 X3 X/ E* a: j. {5 _; U: m: C$ D2 C& K( z: b. K4 H6 C2 ]& z( o
2.药物释放量不确定
缓控释型药物在制备时,剂中主药的含量一般高于普通片剂(可能2-4倍),即10mg奥施康定所含的羟考酮含量可能不止10mg羟考酮成分。10mg美施康定的吗啡含量可能不止10mg吗啡成分。如果全剂量释放,血药浓度是否超过所需的安全剂量,产生更大的毒性作用?而不完全破开的释放可能,也意味着,缓释替代即释的剂量是否达到预期也存在不确定,甚至有忽高忽低的现象,毒副反应发生率增加。
9 U0 l7 G8 I* F& K6 d( V: I6 \: ^美施康定说明书:不能掰开、咀嚼或碾碎,否则可能导致潜在性致死剂量的吗啡快速释放和吸收。这里面用了“潜在的”,也是说明了不确定性!
! ~6 M% L+ N" G- s# n4 g
3.药物价格考虑
奥施康定,10mg一盒10颗,未医保前单价≈79元,1颗≈7.9元
吗啡片,10mg一袋20颗,未医保前单价25元,1颗≈1.25元
" |' b( f# j$ K
怎么算怎么不合适!
2 P C! \ V& f
无奈的现状
) ]( C% ^+ y1 l: |& {
群友反应:
医生没给开盐酸吗啡片,让用奥施康定(或美施康定)碾碎充当即释片。
+ {- {8 k/ ^' c* Q6 _& \. m! f" d1 w无奈之举:
医生的“碾碎也可以当即释片”,可能更多的是无奈之举!
; O' u4 M& h m- E7 h医患敏感的当下,以及阿片止痛药的处方管制,医院可能存在“一刀切”:采取策略是宁可更加严格一点,不出问题。就如刘慧龙教授所说:医院严格、医生慎用、用量不足的情况普遍。
) _0 `6 l+ C: u; Q6 H4 T$ [3 Q8 J结论
# U2 u& k) X8 t
碾碎或掰开的奥施康定,不等同于吗啡即释片。
. e1 v/ u5 y/ |9 S& m
药物的药理作用通常不是单一的,对不同适应症有不同的要求。如果需要利用药物超说明书使用,而药物成分又不造成较大局部刺激时,掰开碾碎也不是绝对不行。如,处理爆发疼痛应该给予速效制剂(即释片、针剂),一时间又没药,也可以尝试掰取碾碎替代,但服用剂量应控制好,以免发生较大或更多的副作用。
4 S- y! M9 F* Q强调:尽可能咨询疼痛科医生的意见,并处方用药!
1 N6 @* h/ b3 @8 K& H, S/ ^) r2 n1 ^+ }! p$ f. R
9 I6 H( x% P; @5 V& \! n
( A% ~$ M6 `2 z5 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