求教:肺腺癌8年,9291耐药,脑转,基因检测EGFR 19突变,求推荐 (更新deepseek建议)
本帖最后由 fengshuxia 于 2025-2-4 15:03 编辑我母亲,74岁,2016年12月确诊肺腺癌,在省肿瘤医院,手术右肺叶切除,有淋巴转。
基因检测 EGFR 19突变, 开始服用印版易瑞沙,服用4年半,开始时一日一粒,几个月以后,开始逐渐减量服用易瑞沙,减量至2日一粒。确诊后,我就注册了本论坛,读了大量帖子,很担心耐药的问题。网上搜索了很多,论坛上也有一些帖子,几种思路,大部分是轮换服药来延长耐药,还有少数是减量服药。我冒险采用了减量这种策略,这里请大家不要随意模仿,不一定适用,可能会被误导。基本思路是,与癌共存,不要把对药敏感的癌细胞杀绝,变异也是需要额外能量的,减缓变异,也就是减缓耐药,而且母亲做了肿瘤切除手术,一段时期内威胁不是很大,效果还是不错,易瑞沙一直吃了4年半,最后也没有完全耐药。
21年夏天,体检时发现另一肺叶长出一肿瘤,当时病人体感一切正常,无任何症状,被我催促体检后才发现,无其它明显转移。后来母亲承认,当时慢慢懈怠吃药了,经常忘记吃药...,又做了一次手术切除肿瘤。基因检测还是EGFR 19突变。主治医生建议开始使用3代靶向药9291(奥西)。
9291(孟加拉版仿制药)吃了3年,一开始大半年都是一日一颗,正常药量,慢慢的,再次开始减量,从5日4颗,慢慢减到3日2颗。
24年4月,胸膜处长出一颗肿瘤,再次切除。9291用量增至一日一颗。
25年元旦后,出现呕吐症状,发现脑转,同时肺部,胸膜等处也有转移。9291用量增至每日1颗半。转至省肿瘤医院的脑部放射科室,换了新的主治医生,开始放疗。计划是先放疗控制住脑部,然后再考虑化疗。
新主治医生,要求停掉9291(孟版仿制药),改用国产贝福替尼,用量一日三颗,25mg每颗(相当于9291的常规用量),说是正版效果好。我这里有些疑虑,毕竟9291(仿版奥西)逐渐耐药。可能需要加大药量?但也有可能,放疗有助于打开血脑屏障,利于药物入脑,不需要额外药量?
最近基因检测的结果出来了(医院本地的检测项目比较有限,如图所示),结果还是EGFR 19突变,而没有T790M突变。
在这种情况下,应该继续服用贝福替尼 (但没有T790M突变),还是回归一代或二代靶向药。一代的特罗凯,二代的达克替尼,入脑效果都不错(或者阿法替尼,可能入脑稍差?),还是用三代伏美,或者其它药物,或者三代与达克或特罗凯联用?身体其它部位也需要抑制。
请教各位大神,用什么药,如何用药,效果更好,有何注意事项?对于任何建议都万分感谢!
仔细查了不少资料,咨询了deepseek,感觉其比较靠谱,而我前面的思考过于简单了。deep seek的思路还是要根据可能的耐药机理,比如MET扩增的概率较大(15~20%),应该主要考虑,C797S突变(15%,如果是反式,可以易瑞沙),HER(5~10%),来实施治疗策略。方案在回帖里面,还请各位大佬,提供各种建议。
首先重点控制住脑转病情,定向或全脑放疗。
结合三代靶向药,deepseek 推荐是继续奥西 160mg/天。而Chatgpt推荐继续 80mg/天。没有推荐用贝福替尼代替,而且还是75mg的剂量。现在住院中,考虑不得罪医生,考虑自行在放疗24小时以外的时间,尝试2倍用量。开始尝试的时候,为了安全,隔天2倍。
后续治疗,chatgpt基本无用。Deepseek推荐化疗与奥西联用方案:化疗联合抗血管生成
- **培美曲塞 + 顺铂/卡铂 + 贝伐珠单抗**(“PC+贝伐”方案):显著延长生存期,尤其适用于腺癌。
- **奥西替尼与化疗交替维持**:部分研究支持TKI耐药后继续联合化疗增效。
- **奥西替尼 + 贝伐珠单抗**:抗血管生成联合EGFR-TKI,可能延缓耐药。
1. **无症状或少发转移**:
- **奥西替尼增量至160mg/d**(部分研究显示对脑转移控制更佳)。
- 联合**贝伐珠单抗**减少脑水肿。
2. **有症状或多发转移**:
- **立体定向放疗(SRS)**:针对1-4个病灶。
- **全脑放疗(WBRT)+ 海马保护**:适用于弥漫性转移。
奥西替尼 + 培美曲塞(节拍化疗)**
- **适用假设**:化疗增敏延缓耐药进展。
- **剂量调整**:
- **奥西替尼**:80mg/d。
- **培美曲塞**:500mg/m²静脉输注,每3周一次(补充叶酸+维生素B12)。
- **证据支持**:
- ORCHARD研究:奥西替尼耐药后联用化疗,ORR约30%,中位PFS 4.2个月。
- 节拍化疗可减少骨髓抑制,提高耐受性。
- **监测重点**:
- 血常规(每周)、肾功能(肌酐清除率≥45mL/min)。
- **优势**:避免多靶点药物毒性,适合体能状态较差者。
- **风险**:骨髓抑制(Ⅲ-Ⅳ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约10%)
Deepseek推荐扩大基因检测范围,在目前有限的条件下
靶向药物方向:deepseek 推荐需完善基因检测:
首先考虑MET 扩增可能(约15-20% EGFR-TKI耐药),可能性比较大
- **奥西替尼 + 赛沃替尼(Savolitinib)**:针对MET扩增(中国已获批)。
- **奥西替尼**:维持80mg/d(若脑转移进展,可增量至160mg/d)。
- **赛沃替尼**:起始剂量**600mg/d**(空腹口服),若耐受可维持,否则减至400mg/d。若2周内出现≥3级毒性(如肝损/水肿): 加用保肝药(谷胱甘肽)+利尿剂(呋塞米)
- **奥西替尼 + 卡马替尼(Capmatinib)**:对MET扩增高效,需注意肝毒性。
其次考虑方案2(抗血管),因循证支持较高。奥西替尼 + 贝伐珠单抗,安全性更优且协同放疗。
奥西替尼 + 卡博替尼(Cabozantinib)**
- **作用机制**:
- 卡博替尼:多靶点抑制剂(MET/VEGFR2/RET/AXL),针对奥西替尼耐药后常见的**MET扩增**(约15-20%)或血管生成逃逸。
- 奥西替尼:持续抑制EGFR敏感突变及T790M。
- **证据支持**:
- 小样本II期研究(NCT01639508):奥西替尼耐药后联用卡博替尼,MET扩增患者ORR约30%,中位PFS 4.1个月。
- 需注意:卡博替尼对EGFR突变人群的疗效证据有限,肝毒性风险较高(≥3级ALT升高约15%)。
- **推荐剂量**:
- 奥西替尼:80mg/d(脑转移增量至160mg/d)。
- 卡博替尼:40mg/d(原剂量60mg,联用需减量)。
- **适用场景**:
- **高度怀疑MET扩增**(如既往耐药模式提示)且无法检测时,可盲试。
#### **2. 奥西替尼 + 易瑞沙(吉非替尼)**
- **作用机制**:
- 针对**EGFR C797S反式突变**(三代TKI耐药后常见,EGFR C797S突变15%?, 仅反式突变可用),奥西替尼抑制T790M,吉非替尼抑制C797S。
- 需通过NGS确认突变类型(反式突变可被双药联合抑制)。
- **证据支持**:
- 病例报道及临床前研究显示,反式突变患者联用ORR可达50-60%,中位PFS 6-8个月。
- 若为**顺式突变(C797S与T790M同一条染色体)**,联合无效。
- **推荐剂量**:
- 奥西替尼:80mg/d。
- 吉非替尼:250mg/d(标准剂量)。
- **适用场景**:
- **C797S反式突变明确时首选**,盲试需谨慎(若无突变,疗效极低)。
还有一种说法是直接使用吉非替尼 +贝伐珠单抗
#### **3. 奥西替尼 + 达克替尼(Dacomitinib)**
- **作用机制**:
奥西替尼(第三代EGFR-TKI)选择性抑制EGFR敏感突变(如19del/L858R)及T790M耐药突变,对野生型EGFR抑制较弱;达克替尼(第二代EGFR-TKI)为泛HER抑制剂,对EGFR/HER1、HER2、HER4均有强效抑制,可能覆盖奥西替尼耐药后的旁路激活(如HER2扩增)。
- **证据支持**:
- 早期试验(NCT03810807):联用未显著延长PFS,且≥3级毒性(皮疹/腹泻)发生率>40%。
- 仅适用于EGFR信号持续主导的耐药(如EGFR扩增)。
- **推荐剂量**:
- 奥西替尼:80mg/d。
- 达克替尼:30mg/d(原剂量45mg,联用需减量)。
- **适用场景**:
- EGFR依赖型耐药(无旁路激活),且患者耐受性强。
#### **4. 吉非替尼(易瑞沙)复敏尝试(超经济方案)**
- **方案**:吉非替尼 **250mg/d** + 贝伐珠单抗 **7.5mg/kg**。
- **依据**:
- 部分奥西替尼耐药患者因EGFR通路再激活可对一代TKI复敏(个案报道)。
- 贝伐珠单抗增强血脑屏障穿透性。
- **优势**:
- 吉非替尼月费用仅需约1500元(仿制药更低),贝伐珠单抗国产化后经济性高。
- 适合经济压力大、无法承担新药患者。
- **注意事项**:需密切监测进展,有效率较低(约10%-20%)。慎选方案。
5. 安罗替尼单药+放疗
1. **优先联合抗血管生成**:贝伐珠单抗或安罗替尼可广泛抑制耐药相关旁路,且费用可控。
2. **盲试核心逻辑**:中国患者奥西替尼耐药后常见MET扩增(约15%),但赛沃替尼费用高(月约3万元),经济有限者可暂选抗血管药物。
3. **必选支持治疗**:
- 地塞米松(4mg/d)控制脑水肿,联合甘露醇短期脱水。
- 止吐药(阿瑞匹坦+昂丹司琼)改善症状。
6. 奥西替尼 + 卡博替尼(Cabozantinib)**
- **作用机制**:
- 卡博替尼:多靶点抑制剂(MET/VEGFR2/RET/AXL),针对奥西替尼耐药后常见的**MET扩增**(约15-20%)或血管生成逃逸。
- 奥西替尼:持续抑制EGFR敏感突变及T790M。
- **证据支持**:
- 小样本II期研究(NCT01639508):奥西替尼耐药后联用卡博替尼,MET扩增患者ORR约30%,中位PFS 4.1个月。
- 需注意:卡博替尼对EGFR突变人群的疗效证据有限,肝毒性风险较高(≥3级ALT升高约15%)。
- **推荐剂量**:
- 奥西替尼:80mg/d(脑转移增量至160mg/d)。
- 卡博替尼:40mg/d(原剂量60mg,联用需减量)。
- **适用场景**:
- **高度怀疑MET扩增**(如既往耐药模式提示)且无法检测时,可盲试。
7. #### **2. 奥西替尼 + 易瑞沙(吉非替尼)**
- **作用机制**:
- 针对**EGFR C797S反式突变**(三代TKI耐药后常见),奥西替尼抑制T790M,吉非替尼抑制C797S。
- 需通过NGS确认突变类型(反式突变可被双药联合抑制)。
- **证据支持**:
- 病例报道及临床前研究显示,反式突变患者联用ORR可达50-60%,中位PFS 6-8个月。
- 若为**顺式突变(C797S与T790M同一条染色体)**,联合无效。
- **推荐剂量**:
- 奥西替尼:80mg/d。
- 吉非替尼:250mg/d(标准剂量)。
- **适用场景**:
- **C797S反式突变明确时首选**,盲试需谨慎(若无突变,疗效极低)。
8. 奥西替尼 + 特罗凯(厄洛替尼)**
- **作用机制**:
- 与奥西替尼+吉非替尼类似,针对C797S反式突变,但厄洛替尼血脑屏障穿透力较弱。
- **证据支持**:
- 临床前研究显示对反式突变有效,但临床数据少于吉非替尼联用。
- **推荐剂量**:
- 奥西替尼:80mg/d。
- 厄洛替尼:75-100mg/d(原剂量150mg,联用需减量)。
- **适用场景**:
- 替代吉非替尼(如吉非替尼不可及),但疗效可能略逊。
还请大家多多提建议。
求帮忙搜索
本帖最后由 daminghu 于 2025-2-4 18:37 编辑肺腺癌脑膜转移用依沃西单抗治疗?
(deepseek,r1该药物尚未获批?)
谢谢 根据现有临床数据,依沃西单抗(AK112)作为全球首个PD-1/VEGF双特异性抗体,在肺腺癌脑膜转移的治疗中展现出潜力,但目前关于脑膜转移的独立数据较少,其用药方案主要基于针对脑转移和EGFR-TKI耐药人群的临床研究。以下是综合多篇研究后的用药方案总结:
---
### **1. 推荐剂量与给药方式**
- **单药或联合化疗方案**
依沃西单抗的标准推荐剂量为 **20 mg/kg,每3周一次静脉滴注**,需根据患者体重计算具体用量(例如,60 kg患者每次需1200 mg,即12瓶100 mg/10ml规格的药品)。
- **联合化疗方案**:通常与培美曲塞(500 mg/m²)和卡铂(AUC5)联合使用,每3周为一个周期,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。
---
### **2. 脑膜转移患者的疗效数据**
尽管多数研究未明确区分脑膜转移与脑实质转移,但依沃西单抗的双靶点机制(PD-1+VEGF)可能增强对中枢神经系统病灶的控制:
- **颅内疗效**:
- 在基线伴脑转移的EGFR-TKI耐药患者中,依沃西联合化疗的中位颅内无进展生存期(iPFS)为8.4个月,显著优于化疗组的5.4个月(HR=0.33)。
- 早期研究(AK112-201/202)显示,依沃西单药或联合化疗的颅内缓解率分别为14%和39%,中位颅内PFS达19.3个月,且未观察到颅内出血等严重不良反应。
- **颅内外一致性**:依沃西的颅内和颅外病灶缓解具有较强一致性,提示其可能穿透血脑屏障并同步抑制全身及中枢转移灶。
---
### **3. 适用人群与联合用药策略**
- **目标患者特征**:
- EGFR突变阳性的肺腺癌患者,且经EGFR-TKI治疗后进展(尤其是三代TKI耐药人群);
- 基线存在脑转移或脑膜转移,需兼顾颅内控制与全身治疗。
- **联合用药选择**:
- **化疗联合**:培美曲塞+卡铂是标准方案,可显著延长PFS并提高缓解率。
- **单药治疗**:适用于无法耐受化疗或需减少毒性的患者,但疗效可能略低于联合方案。
---
### **4. 安全性管理**
- **常见不良反应**:
- 以化疗相关毒性为主,如贫血、白细胞减少、恶心等;
-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(如肺炎、甲状腺功能异常)发生率较低(≥3级irAE仅6.2%)。
- **脑膜转移特殊风险**:
- 研究中未报告与依沃西直接相关的颅内出血或脑水肿事件,但需密切监测神经系统症状。
---
### **5. 疗程与疗效评估**
- **治疗周期**:每3周一次,持续至疾病进展或毒性不可耐受(最长暴露周期为16.9个月)。
- **起效时间**:通常在治疗初期(2-3个周期)可观察到肿瘤缩小或稳定,颅内病灶需通过增强MRI评估。
- **长期维持**:对于持续获益患者,可考虑长期维持治疗,但需定期评估器官功能和免疫相关毒性。
---
### **6. 医保与经济性**
- **医保覆盖**:自2025年1月起,依沃西单抗的适应症(EGFR-TKI耐药NSCLC)已被纳入中国医保,价格从2299元/瓶降至736元/瓶,大幅降低患者负担。
---
### **总结与建议**
依沃西单抗联合化疗是肺腺癌脑膜转移的潜在优选方案,尤其适用于EGFR-TKI耐药且需兼顾颅内控制的患者。目前虽缺乏脑膜转移的独立数据,但其双靶点机制和已证实的颅内疗效为这类患者提供了新方向。临床应用中需结合患者体能状态、基因检测结果及既往治疗史制定个体化方案,并优先参与相关临床试验以获取更精准的数据支持。 出余药3759,29粒,200mg,需要的私 fengshuxia 发表于 2025-2-5 02:26
根据现有临床数据,依沃西单抗(AK112)作为全球首个PD-1/VEGF双特异性抗体,在肺腺癌脑膜转移的治疗中展现 ...
谢谢您提供的分析,我父亲是2024年11月确认肺腺癌,EGFR21 L861Q TP53 。确诊后结合PETCT既骨转移、脑转移等,以下是治疗记录:
2024-11-16至2024-12-18口服奥希替尼,20天有效,胸水进展。
2024-12-19 换阿法替尼,2025-12-27第一周期化疗培美曲塞+卡铂,1个月有效,生活自理。
2025-1-17第2周期化疗培美曲塞+卡铂+依沃西单抗,阿法替尼停药,10天有效。
2025-1-27至2025-2-10感非常差、食欲差、便秘、记忆和神志模糊、呕吐(用药无改善),嗜睡卧床,双腿无力,生活不能自理。这时候以为是化疗换药的副作用,但始终无改善,各项检查均显示没问题。头颅MR会诊神外有脑水肿、怀疑脑积水,脑积水症状匹配,不排除脑膜转移。
2025-2-11至2025-2-18口服双倍奥希替尼(主治建议)。7天有效。配合输液甘露醇,呕吐改善、食欲恢复、神志恢复、能够有力气坐起来,逐渐好转。甘露醇减量后未影响体感好转。
结合我爸用过依沃西但依旧脑进展的情况,猜测依沃西联合化疗的入脑效果并不理想,个例仅供参考。
页:
[1]